一片叶子的“新”生:狗牯脑茶业以传统与创新共绘茶产业新图景​

本网讯  盛夏的罗霄山脉南麓,遂川县的梯田茶园泛起层层绿浪,晨露沾湿的茶芽在枝头轻颤——这里产出的狗牯脑茶,正以一场跨越百年的“新生”,重新定义中国绿茶的当下与未来。

作为江西茶产业的“金名片”,狗牯脑茶的故事始于清代嘉庆年间的制茶坊。几代茶人传承的“二次杀青、二次揉捻”技艺,让茶叶在指尖与火候间淬炼出“外形紧结如雀舌、汤色嫩绿似翡翠”的独特韵味,更在20世纪初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摘得金奖,成为最早走向世界的“中国绿茶符号”之一。如今,这份沉淀百年的技艺并未被束之高阁,而是被注入了新的生命力:非遗传承人带着核心工艺入驻现代化车间,智能生产线在保留“两次杀青”精髓的同时,将日产能提升数倍;实验室里,科研团队正用数据解析茶叶的香气密码,让传统风味以更稳定的姿态走向全球。

江西狗牯脑茶2.png

如果说传统技艺是狗牯脑茶的“根”,那么创新便是它生长的“枝”。在遂川县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内,全自动化的绿茶生产线正高效运转,鲜叶从采摘到制成成品全程不落地,智能监测系统实时追踪农残、重金属指标,连欧盟的严苛标准都能轻松满足。更令人眼前一亮的是,企业将目光投向了“茶+”跨界场景——茶面膜、茶牙膏、茶雪糕等衍生产品陆续上市,用“健康+时尚”的姿态渗透现代生活;线下门店里,“顶上”系列以“非遗概念款”“年份纪念款”“青春潮流款”构建起全价位矩阵,小规格、高颜值的包装让传统茶饮褪去“老古董”标签,成为年轻人追捧的国潮伴手礼。从单一原叶茶到复合功能茶饮,从传统茶盏到美妆个护,狗牯脑茶正以“文化IP+轻量化”的策略,重新定义“喝茶”的场景与意义。

产业的繁荣,最终要落脚到“人”的身上。作为国有控股企业,狗牯脑茶业集团始终将“联农带农”视为使命。通过“公司+合作社+基地+农户”的模式,企业在全县建成标准化茶园30余万亩,带动3万余户茶农增收致富。汤湖镇的李大爷便是其中的受益者:“过去自家茶园亩产不过千元,现在加入合作社,鲜叶价格比市场价高20%,年收入翻了两番。”更值得关注的是,企业正以“数字茶园”改写传统种植模式——物联网设备实时回传土壤温湿度、光照数据,农技专家“云端巡田”指导种植;种质资源“基因库”繁育百万株优质茶苗,梯度奖补政策激发茶农种植热情。从“靠天吃饭”到“知天而作”,从“单打独斗”到“抱团发展”,狗牯脑茶的全产业链布局,正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。

江西狗牯脑茶3.png

从深山古法到智能车间,从地方名茶到国际品牌,狗牯脑茶的“新生”不仅是一个企业的成长史,更是中国传统产业“守正创新”的缩影。当茶香飘进米兰世博会的展厅,当茶旅线路入选“全国茶乡旅游精品线路”,当11万余人在茶产业链上找到生计,这片承载千年茶文化的“神秘树叶”,正以更开放的姿态走向世界。

正如企业负责人所说:“我们要让非遗技艺活在当下,更要让一片叶子富一方百姓。”在传统与创新的碰撞中,狗牯脑茶业的“新”生故事仍在继续——它不仅是一杯茶的蜕变,更是一场关于文化传承、产业升级与乡村振兴的时代实践。

欢迎广大企业以及消费者提供新闻线索。

联系电话:13683072097,13521269116


责任编辑:吴泽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