元泰茶业:一位茶人的“红茶复兴梦”与中国茶产业的坚守​

本网讯  在福建福州的茶香里,有一位特殊的“追梦人”——他不是茶学科班出身,却用18年时间,以“为中国红茶呐喊”为使命,将一家小茶企做成“国家高新技术企业”,用一杯杯平价好茶,串起了中国红茶的复兴故事。他是元泰茶业董事长魏文生,一个因“爱国华侨”底色与“红茶情怀”交织的茶产业拓荒者。

“外行人”到“红茶守艺人”:一份使命驱动的初心

2006年,魏文生夫妇创立元泰茶业时,国内茶市正被“天价茶”热潮笼罩。但这位非茶专业的“外行人”却定下规矩:只做“老百姓喝得起的放心茶”。他说:“中国红茶的复兴,不只是产业问题,更是文化问题。我们要让红茶回到生活里,而不是挂在拍卖会上的‘奢侈品’。”

元泰茶业2.png

这份初心,让元泰的产品从诞生起就带着“烟火气”。首款正山小种茶,75克装定价180元,18年未涨;推出的18款红茶礼罐,覆盖正山小种、祁门红茶、滇红等经典品类,每款都配上专属茶标——这些茶标,是元泰团队翻遍茶史、走访老茶农后设计的“填补空白之作”。“红酒有酒标,香烟有烟标,中国红茶也该有自己的‘身份证’。”魏文生说,这些茶标不仅是产品标识,更是红茶文化的“微型档案”。

“一片叶子”到“文化符号”:用行动诠释“复兴”

在元泰的展厅里,一张不断更新的“中国红茶产区地图”格外醒目。这张地图上,18种代表性红茶的产地、工艺、风味被细致标注,37种新式红茶的创新故事也被逐一记录。“我们想让更多人知道,中国红茶不是‘老气’的代名词,而是有历史、有温度、有生命力的文化载体。”魏文生说。

为了让这份文化“活起来”,元泰做了许多“不务正业”的事:举办红茶征文比赛、茶艺职业技能竞赛,编撰红茶专著,甚至创办茶叶技能鉴定站和培训学校。“有人问我图什么,我说图的是让更多人懂茶、爱茶。”魏文生笑着说。这些活动不仅吸引了茶友参与,更让红茶文化从“小众爱好”走向“大众生活”。

元泰茶业3.png

“茶园”到“餐桌”:用品质守护“放心茶”

在永泰同安镇联坪村的海拔700-800米高山茶园里,元泰的有机红茶基地正铺展着一片绿意。这里不打农药、不施化肥,从种植到加工的全流程都有记录,连茶农的每一次采摘都被“建档”。“我们要让消费者喝到的每一口茶,都能追溯到具体的山头、具体的茶农。”魏文生说。

这种对品质的执着,让元泰的红茶在市场上站稳了脚跟。无论是福安坦洋工夫的传承,还是新式红茶的创新,元泰始终相信:“好茶是种出来的,更是守出来的。”而这份“守”,不仅是对茶叶品质的坚守,更是对中国红茶文化的守护。

“本土”到“世界”:一个茶人的“出海”愿景

站在2025年的春茶季里,魏文生望着茶园里忙碌的茶农,眼里满是期待:“我希望有一天,中国红茶能像咖啡、红酒一样,成为世界饮品文化的代表。”为此,元泰正借助“福茶网”等平台,让红茶“借船出海”;通过举办国际茶会、与海外茶商合作,让中国红茶的故事传得更远。

“为茶农增收”到“为中国红茶正名”,从“做平价好茶”到“传播茶文化”,元泰茶业的每一步,都印刻着魏文生“复兴中国红茶”的梦想。正如他在红茶节上所说:“这不是一一个人的事业,而是所有爱茶人的共同使命。当我们一起端起这杯红茶时,喝的不仅是茶汤,更是文化的底气、民族的情怀。”

春风渐暖,茶香正浓。在这个属于红茶的季节里,元泰的故事还在继续——而中国红茶的复兴,也正随着这杯杯热茶,走向更广阔的天地。

欢迎广大企业以及消费者提供新闻线索。

联系电话:13683072097,13521269116


责任编辑:吴泽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