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“扎根生长”到“破茧启航”:盛京建设以全链服务赋能建筑产业新生态​

本网讯  六月的北京,万物竞发。在北股交孵化板的挂牌仪式上,北京盛京建设发展有限公司(简称“盛京建设”)的企业代码“ZS5218”正式点亮——这不仅是一家企业成长的里程碑,更标志着北京建筑产业服务领域又添一支“全链赋能”的生力军。

“施工承包”到“全链服务”:一家建筑企业的成长密码

盛京建设的故事,始于一群建筑人对“专业服务”的执着。2018年3月,公司成立于通州区宋庄镇,从最初的施工总承包、专业承包起步,逐步拓展出劳务分包、物业管理、园林绿化、建材销售、机械租赁等10余项业务,形成覆盖“投资-建设-运营-服务”的全链条能力。

与传统建筑企业不同,盛京建设的“全链”不仅体现在业务范围的广度,更体现在对客户需求的深度响应。一家房企的工地需要施工,盛京建设不仅能完成主体建设,还能同步提供建材采购、机械租赁、后期物业维护等“一站式”服务;一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,从规划设计到绿化提升,从管线改造到智慧社区搭建,盛京建设的团队能全程跟进,确保每个环节无缝衔接。这种“全周期服务”模式,让企业在市场中迅速打开局面,也让“盛京建设”成为客户口中“靠谱、省心”的代名词。

“区域深耕”到“平台赋能”:挂牌北股交的破局与展望

2020年6月,盛京建设在北股交孵化板的成功挂牌,是企业发展的关键转折点。作为北京市专门服务中小微企业的私募市场,北股交的孵化板不仅是融资平台,更是企业对接资本、资源与市场的“桥梁”。

“挂牌不是终点,而是新的起点。”盛京建设总经理陈少叶表示,通过这一平台,企业不仅获得了更灵活的融资渠道,更得以与金融机构、行业龙头企业建立深度合作,为技术创新和业务拓展注入新动能。例如,借助北股交的资源对接,盛京建设正与一家智能建造科技公司合作研发“装配式建筑施工管理系统”,未来将实现施工流程的数字化监控与优化,大幅提升效率、降低成本。

这种“平台+企业”的协同效应,让盛京建设的视野从“区域市场”拓展至“产业生态”。目前,企业已在北京多个区域落地项目,并与多家央企、国企及优质民企建立长期合作关系。其分支机构虽仅1家,但通过“总部+项目”的灵活管理模式,服务半径已覆盖京津冀核心城市群,成为区域内中小建筑企业转型的“示范样本”。

“服务客户”到“反哺行业”:一家企业的责任与担当

在盛京建设的办公室里,墙上挂着一幅“客户留言板”,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合作方的感谢:“施工进度超预期”“售后响应及时”“技术方案解决痛点”……这些朴实的评价,折射出企业的生存法则——以服务为本,以专业立身。

“建筑行业是民生行业,我们的每一项工程都关系着百姓的生活质量。”陈少叶说,盛京建设始终将“质量”与“责任”放在首位:施工中严格执行环保标准,避免扬尘污染;选用环保建材,助力绿色建筑推广;为农民工提供技能培训,帮助他们提升职业竞争力。这些细节,让企业在市场中赢得了“有温度、有担当”的口碑。

站在新的起点,盛京建设的蓝图愈发清晰:未来,企业将继续深耕建筑全链服务,加大在智能建造、绿色建材等领域的研发投入,同时依托北股交平台,探索“建筑+科技”“建筑+服务”的创新模式。正如陈少叶所言:“我们不仅要做好一家企业,更要成为行业升级的推动者——让建筑更高效、更绿色,让城市更美好。”

“扎根生长”到“破茧启航”,盛京建设的每一次跨越,都印证着一个朴素的真理: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,唯有专注客户需求、深耕专业领域、勇于创新突破,才能走出一条可持续的发展之路。而对于北京建筑产业而言,这家年轻企业的成长,或许正预示着行业向“全链化、专业化、绿色化”转型的新方向。

欢迎广大企业以及消费者提供新闻线索。

联系电话:13683072097,13521269116


责任编辑:吴泽鹏